We Promise. We Deliver.

2024上半年储能政策分析

作者:原创 | 时间:2024-8-25 0:17:29

2024年上半年,我国储能市场延续了近两年的快速增长趋势。在项目实施方面,共有486个项目实现并网,总规模达到14.45GW/35.15GWh,同比增长了125%。在市场需求方面,完成了437次储能采招工作,产生了29.7GW/68.4GWh的储能系统订单,同比增长了94%(详见《2024上半年储能市场全景分析》,寻熵研究院)。

 

市场的迅猛增长与各区域的支持政策密切相关。新能源配储、示范项目支持政策、独立储能项目专项的充放电政策等,都对储能项目的推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。例如,江苏省通过实施"迎峰度夏"纳规项目,执行顶峰调峰电价政策,异军突起,成为上半年新增装机规模的领头羊。

 

2024年上半年,国家到地方出台的超过500项与储能相关的政策中,除了激励项目投运外,对电力市场中储能的应用,关注度也在持续上升。

 

国家顶层政策将储能纳入电力市场主体范畴,强调在电力市场中实现储能的"一体多用、分时复用",推动储能在多场景下的应用。区域性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,开始细化中长期市场、现货市场、辅助服务市场中储能的价格机制;根据新的电力供需形势修订分时电价政策,制定需求响应、虚拟电厂政策等。这些政策无疑将对未来储能实现收益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 

储能规划频出,示范项目成为最强推动力

 

储能产业已经成为各地支持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2024年上半年,近20个地区发布了储能的相关规划,涵盖了产业发展规划、储能项目规划布局、储能装机发展目标等内容。

 

其中,内蒙古、云南、四川、江苏等地在上半年启动了储能示范项目,四个地区5批次项目共计规划了109个独立储能项目,总规模达到12.73GW/35.29GWh。

 

江苏省纳规项目的实施,已经使江苏成为上半年储能市场新增并网规模和采招完成规模的"双料"冠军。内蒙古、四川等地也对储能项目的并网时间提出了要求,有望成为下半年的重要新兴市场。

 

需求响应、虚拟电厂有望成为用户侧储能项目收益的有益补充

 

在迎峰度夏的压力下,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个地区出台了需求响应相关的政策,这在四川、重庆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安徽、广东等高峰用电紧缺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
 

此外,四川成都、广东等地也在陆续出台虚拟电厂政策,上海、浙江更是于近期出台了虚拟电厂电力市场注册指引。灵活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后,未来最重要的盈利渠道也将来自于电力市场。

 

2024上半年的政策来看,储能正在各地需求响应政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以浙江为例,温州在迎峰度夏(冬)保供方案中专门针对使用储能顶峰放电的企业给予专项的"用户侧储能顶峰补贴",海盐县的电力负荷管理方案中按实际响应电量对接入嘉兴"虚拟电厂"平台的储能用户给予储能调控补贴等。

 

尽管目前政策层面更多的还是激励负荷根据电网需求减少用电量,且调用次数等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但储能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却在与日俱增,是未来增加用户侧储能项目收益的最具潜力的领域。